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通讯:几个普通中国人的抗战记忆

2015-07-04 11:0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中新社北京7月4日电 题:几个普通中国人的抗战记忆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36岁的媒体人陈景辉决定周末带5岁半的女儿去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女儿度过这个暑假的第一个周末。

随着中国首次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专题阅兵日子的临近,各地有关抗战的纪念馆中,人流开始多了起来。陈景辉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想告诉开始懂事的女儿:我们的生活不是一直就这样安宁幸福,70年前这个国家还饱受战争之苦,满目疮痍。8年抗战,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赢得了最终胜利,这个记忆应当代代相传。

陈景辉没见过战争,他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父亲也没见过战争。但1938年“花园口决堤”让陈父的几个姑姑在洪水和逃难中失踪,这也成为一家人不愿提及的往事。“有时候我们觉得历史很遥远,但在不知不觉中历史与每个家族的命运相关。”

去年12月13日,中国首次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陈景辉特意带女儿坐在电视机前,听学生们朗诵《和平宣言》。女儿居然现在还能念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70年过去了,不同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对那场战争有着各自的记忆。

从教20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师郭小敏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学生:他们很多抗战知识都来自近几年拍摄的抗战题材影视剧,那些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抗战题材经典电影《小兵张嘎》、《地道战》等却没有看过,更不要提那些严肃的抗战历史书籍。

郭小敏最近一批的学生是2000年出生的,刚刚进入高一。她在讲述近现代史部分时也会结合当前的热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那些抗日“神剧”,她也会引导学生去辨别。看到“手撕鬼子”等“雷剧”、“神剧”内容,郭小敏会跟学生品评一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了解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

“现在的学生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但生活在和平年代已经很久的人,对惨烈的历史会有距离感,这就需要有写得很鲜活的抗战史,能够深入浅出地把现代人带入那个年代,可惜这方面的书籍还是太少,好的影视剧更少。”郭小敏感慨。

1967年出生的郭小敏还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1986年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作为正面描写国民党军队抗日的力作,影视作品永远比书籍来得生动”。

郭小敏认为,不管是以前的编年史叙述还是现在的专题式叙述,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在抗战历史的描述上都是比较客观的。2010年以后的新版教材加入了潘家峪惨案、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等史实,从中也可以看到一种更宏大的历史观。

郭小敏的儿子是标准的“90后”,是看着日本漫画、动画片长大的一代,但男孩子对战争剧有着天生的兴趣。《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热播影视剧让这个22岁的年轻人决定这个暑假去趟云南腾冲,看看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这将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独特旅行。

“80后”投资人杨俊已经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她还记得小时候听家里大伯说他小时候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有人敲锣打鼓报警,大家就拖家带口往山上跑的情形。那是她关于抗战最直接的来自身边亲人的记忆。“大伯当时也不过五六岁,但这样的记忆让他几十年后还很深刻。”杨俊说。

杨俊在大学读的是宗教学专业,她总想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那段历史中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关系,始终不得其解,尤其是日本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慰安妇”的存在很让她气愤。“我不是民族主义者,我只是想知道历史尚未远去,很多亲历者还健在,为什么就能有人信口雌黄?”

抗战始终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1937年的“七七事变”、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写进了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让下一代铭记。陈景辉认为,感知历史不仅仅从教科书开始,也不应仅仅停留在试卷上、课堂内。近年来中国各地建立了越来越多的抗战纪念馆,以立法形式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还有今年高规格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都是让今人“不忘历史,面向未来”的好形式。(完)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