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立在青春追梦的潮头——“80后”基层党员干部风采录
2015-07-03 10:43:32 来源:新华网
2015年07月03日 10:24:09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廖翊、双瑞)像一粒粒种子,像一棵棵小苗,他们播种在这片土地上;带着青涩和稚嫩,更带着清新和朝气,抽芽、破土、成长。
“80后”党员干部,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中国城乡,以其“有激情”“敢创新”“能担当”的精神特质,以“于无声处见作为”的务实追求走向社会、起航人生,给党员干部队伍注入时代新风,日益受到公众关注。
背负使命的青春之歌,因融入时代交响而动人!
奉献,因为情怀
王姝今年28岁,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到深圳工作。看完电影《第一书记》后,她作出了人生的重要抉择。
“优秀基层干部沈浩一心为民,选派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村民两度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住,让我感动落泪。我想,自己也应该为农村发展做点贡献。”
2012年9月,王姝挥别深圳,来到赣南,在江西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任书记助理。她学讲客家话,走家串户拉家常,帮助村民做家务、干农活;买了辆电动车,骑行在乡野山间,摸情况,听建议,解民忧……
由于枫林村外出打工者多,留下大量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她协助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发动志愿者上门为空巢老人送服务;组织留守妇女成立互助小组,倡导她们互帮互助;牺牲休息时间,每周六到留守儿童视频室值班……
细致、贴心的服务深得人心,并获得群众信任。而今,她担任枫林村第一书记。
“王姝是枫林村自家的妹子!”村民们赞道。王姝说,这让她感到幸福。
爬陡坡、过溜索、睡山洞……这是傈僳族儿子张晓东在西南边陲留下的身影。
26岁那年,张晓东放弃云南福贡县财政局的工作,自愿申请到怒江大峡谷里的马吉乡马吉米村任新农村指导员。
张晓东的父亲是孤儿,50多年前流浪到马吉米村,由于村民的收留活了下来。“我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恩的情怀。”张晓东说。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2010年,马吉米村村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600元。为改变穷困面貌,张晓东一干就是5年,最终带领村民走上了养蜂蜜、种草果等特色种植养殖的道路,仅草果一项,2014年就为马吉米村增收200多万元。
“即使是条微不足道的小溪,我也会竭尽全力,滋润流淌这片土地。”张晓东这样诠释自己的付出。
在遥远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蔡程程的名字则像“邻家女儿”一样为人熟知。这个29岁的东北姑娘、清华大学硕士生,扎根大西北已经4年,现在是民勤县委副书记。
初到民勤,县里把农业农村事务分给蔡程程。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她,连农作物的品种都分不清,能不能管好?能不能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
“我年轻,只要肯跑愿学,一定能补上贴近农民这一课。”蔡程程一上岗,马不停蹄地跑遍全县18个乡镇,白天下乡调研处理工作,晚上加紧熟悉乡镇材料;为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她一次次走进老乡家拉家常……
“当初,我是带着改变大西北面貌的信念来到这里的,希望自己能真正‘贴’近这片土地。”蔡程程说。
和蔡程程一样在城市长大的罗雅文,大学毕业后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小高镇,当起了大学生村官。
为了让当地烟农学会科学种烟,小罗每天蹲在田地里拉线,每一株烟苗都按照严格的间距种好。到了收烟的季节,她每天坐在烟农家门外,帮忙分级……当“村官”第一年,她被晒得黝黑,看着留在城市里的同学发来的照片——穿着裙子,踩着高跟鞋,小罗却说,脚踩泥土,贴近农民,比拥有美丽的外表更有意义。
一到种烟的季节,烟农们白天一身泥,晚上别说洗澡,喝水都困难,罗雅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四处打听县上的项目,终于争取到农村饮水配套工程。看着自来水汩汩地从管道里流出,乡亲们笑得合不拢嘴。 2014年,罗雅文考上了公务员,可她依然选择了小高镇。她说,自己待在这里一天,就要把自己当成这里的一分子,一年年陪着老百姓,看樱桃熟了,草莓红了,板栗落了,玉米抽穗了,烟叶黄了……“人生应当如这些水果庄稼一样,经历风雨,流汗的青春才有意义。”她说。
原标题:挺立在青春追梦的潮头——“80后”基层党员干部风采录[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