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杭州交通越治越堵市民吐槽走比车快 专家:堵在现有交管思路

2015-07-02 12:26:58 来源:环球网

评论

车轮滚滚,杭州作为一个现代城市,“血栓”频现。

浙江在线7月0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蔡方 摄影记者/倪雁强)近日,有网友拨打浙江在线新闻热线“吐槽”:都说改善百姓出行条件是为民办实事的大事,为什么自己上下班还是这么堵,每天开车都经过的体育场路今年更堵了,从建国北路口到中河路口不到1000米的路,高峰期却要开30分钟,走路都比坐车快。

“行路难、停车难”已然成为杭州百姓生活中的最大纠结。由此,"持续改善市民出行条件",被写进2014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列杭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之首。2015年,“持续改善交通出行”再次列为杭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第三项。

真有那么堵?

记者体验吐槽样本:绿灯短、排队长、专车不愿接单

体育场路东起环城东路,西至保俶路接曙光路,长3938米,穿武林商圈而过,紧接黄龙商圈,是杭州市中心地区商业、贸易、旅游、文化、娱乐的大动脉。为验证网友说法,记者便以这条路为样本进行实地体验。

体验一:堵到专车不愿接单。6月24日,傍晚6点,浙江省全民健身中心门口,滴滴叫车。1分钟后无司机接单,2分多钟后,系统显示叫车信息已发送给附近70多辆车,依然没人接单。记者换另一打车软件,陈师傅被系统派单,但他表示需20分钟才能到达记者所在地。多位专车司机透露,晚高峰经过体育场路时,会先关掉司机端,防止被系统派单。

体验二:绿灯短。傍晚6点30分以前,体育场路建国北路口西向东左转绿灯时间有40秒,可通过十三四辆车,绿灯结束至下一次通行,等待时间却有3分半(210秒)。6点30分限行结束后,40秒的绿灯缩减到15秒,每个灯次只能通过三四辆车。绿灯等待时,车辆加塞、变道现象十分常见。

体验三:排队长。6月30日,傍晚6点30分,体育场路中山北路交叉口,直行和拐弯方向的车流几乎每个交通灯次都会打结,经中山北路往西去的车流,从杭州游泳馆排到体育场路上。体育场路环城西路口,全线“龟速”行驶,西向东车辆从延安路口排到环城西路口,近1公里。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的“杭州实时路况APP”实时数据显示,此时该路段平均车速仅为12.1公里。

应对拥堵,地铁、隧道等路政设施频频开挖,杭州市区交通面临阵痛。

确实这么堵!

官方月报显示:体育场路多次登上杭城“十大堵”

道路堵不堵,最直观的数据是车速。然而,2015年1至6月份工作日早晚高峰的平均车速对比往年,变化并不大。2015年上半年体育场路双向早高峰平均车速是18.8,晚高峰是16.8。2014全年早高峰平均车速是18.6,晚高峰是16.9;2013年全年早高峰平均车速是18.5,晚高峰是16.5。

但是,体育场路却多次登上杭城“十大堵”排行榜。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发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月报显示,去年10月份至今年5月份,体育场路4次登上“杭州晚高峰十大拥堵路段”榜单。体育场路最堵的是去年12月,平均车速为15.9公里/小时,排在当月十大拥堵路段的第四位。最近一次上榜是今年2月,当月全路段平均车速为17.6公里/小时,排在“十大”的第六位。

年年治怎么治?

专家观点:仍然堵在管理者和现有交管思路

体育场路拥堵,只是杭州全城拥堵的一个缩影。去年5月,高德地图发布全国各大城市一季度交通现状,杭州成为“全国首堵”。三个月后,高德再次发布报告,首堵“让”给了上海,不过杭州仍居第二。

截至2014年2月底,杭州全市和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达到259.8万辆和115.7万辆,年净增量分别达到27.6万辆和16.5万辆,均创历史新高。从全国来看,杭州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第七,但是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已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但道路资源有限,成为杭城拥堵的首要客观原因。

其次,杭州地铁建设全面施工。以体育场路为例,2013年底,杭州地铁2号线建国北路站和凤起路站相继开工,工期4年,凤起路“缩水”,部分路段全封闭;体育场路环城西路口因地铁施工多条道路被占;建国北路环城北路口,正在建设地下通道。周边施工导致大量车辆改道体育场路。另有路网结构不合理、城市建设滞后等客观原因。

2013年初,杭州市就根据省委省政府“全面开展全省治理交通拥堵工作”的统一部署,加大工作举措和推进力度。近两年,努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城市道路近90公里,打通影响交通“断头路”21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新增公交专用道(双向建设)65公里;加强完善区域交通,开展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仍然不被老百姓叫好。

早高峰拥挤的高架,已经成为杭州市民上班路上的噩梦。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10年来专门研究杭州交通,据他最近的调研,80%的受访者不满意杭州的交通现状,95.79%的受访者评价杭州交通为“拥堵”。面对这一形势,吴伟强预言:如果现在杭州的交通管理思路和交通管理体制不改变,就算到2019年杭州地铁成网、快速路全部开通,杭州还会更堵。

吴伟强主要的研究要素有三个:车、路和人。

“去年3月份,杭州宣布限牌,以控制杭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但限牌至今,杭州的道路上跑的车子并没有理想地减少。目前杭州注册的私家车专车超过7万辆,上路的有3万辆,光上路的专车可能已经抵消了限牌控制的机动车增长量。”吴伟强说,另外一个数据可以说明杭州更堵了——限牌后,杭州市出租车的平均时速降到16-17公里。而限牌前出租车时速在17公里以上。

很多人认为杭州道路天生比较窄,通行效率不佳,吴伟强不这样认为。他说,是相关管理部门没有管好。比如划公交专用道,现在杭州的公交专用道一般划在右转车道,这样就会导致车流汇聚在路口;公交专用道应该划在道路中央,双向单车道通行,避免堵在信号灯前。至于杭州人自豪的“斑马线”让行,这是一个好措施,但有些路斑马线(没有红绿灯的)太多,相当于减缓了车速,可以设置得更合理些。

对杭州的交通管理模式,吴伟强直言“落后”。据他统计,杭州参与交通管理的部门加起来有10多个,这种分散式的管理造成某些职能重叠,可能出现各部门制定出的措施相互打架的状况,“‘令出多门、相互抵消、相互对立’的案例并不鲜见”。

针对杭州治堵现状,吴伟强提出5点建议:1.治堵从纠正错误的治堵措施开始;2.遵循交通管理规律;3.交通管理部门由量的考核改变为效率的考核;4.建设和规划一定要跟上;5.改革现在的管理体制,政出一门。

原标题:杭州交通越治越堵市民吐槽走比车快 专家:堵在现有交管思路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