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解读“教育之乡”新洲的“高考密码”

2015-06-29 16:58:13 来源:环球网

评论

湖北日报讯 图为:武汉“留守儿童第一校”——新洲区邾城四小

近年来,全国高考两大趋势明显:“超级中学”一家独大;寒门再难出贵子。

但武汉市新洲区今年的高考表现,却颠覆了人们这一认知,“新洲现象”引人瞩目:

作为武汉市农村教育规模最大的城区,文理科670分以上考生9人,600分以上考生228人;全区5400多名普通生源参加今年高考,文理科过重点线人数达1400人,位居武汉市第二位。

而面对武汉中心城区传统“三大校”的竞争,新洲一中更是创下历史记录——将武汉市理科状元、榜眼全部揽下。

作为传统“教育之乡”,新洲区的高考奇迹如何练就?

加大投入 让教育先“富”起来

作为武汉市农村教育规模最大的新城区,2010年以来,新洲区共投入资金约3.65亿元,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56所,建成市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合格学校44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8所,改造农村中小学厕所84座,创建B级及以上食堂72个,新改建区特校康复教学楼1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全面步入“云时代”。

按照“统筹安排、捆绑建设、规范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和重点向农村及薄弱学校倾斜的导向,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在近几年,政府投资计划审定中,唯一没减反增的是学校建设项目。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的愿望日益成为现实。

积极助学 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不让一名贫困大学生失学”,这是新洲全区对教育的态度。新洲区社会捐资助学已成传统,“新洲慈善”享誉荆楚,新洲助学活动更是让“教育之乡”成为“首善之区”。

2007年起,新洲区每年在秋季入学前夕发起“不让一名贫困大学生失学”的捐资助学活动,以建工行业捐款为主,新洲建筑企业年年带头,带动新洲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年年踊跃捐款,定向资助新洲贫困大学生,近8年共捐款3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000多名。

日前,新洲区筹划设立新洲区慈善基金,收益全部用于助学助教助困,形成慈善助学助教的长效机制。

尊师重教 让每位教师都有归属感

有了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新洲区围绕“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总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该区在武汉市率先制定实施教师层级发展评定标准,全面启动“满意教师”测评工作,从“优秀教师”中评选产生“卓越教师”,由新七建设集团出资重奖。

创新教师培训体系,搭建了校本培训、集中培训、网络培训、高端培训等立体化培训平台,加速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近几年来,该区中小学教师每年均有30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专业“比武”中获奖,该区现已完成的14个“十二五”市级重点科研课题全部获评A级成果奖。

积极改善教师各项待遇,不断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新洲区教职工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用预算已达到公务员同等水平。近4年,该区还投入资金1746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237套,全面解决了农村教师安居问题。

素质教育 数十年坚持“快乐学习”

新洲考生考分高,其素质教育成果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在新洲区三店二中,学校在校内外废弃的土地上开出8亩田地,当做学生们劳动的“试验田”。该校校长罗红侠认为教育应该回归自然,让孩子“走进菜园、感受田园、热爱家园”。

在新洲区阳逻四小,校方大胆推进素质教育,走特色办学之路,以乐队建设为核心的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不少学生在国、省、市的艺术小人才比赛中屡次获奖。

除此之外,新洲区更鼓励学生阅读,部分学生早已突破了“一学期一本书”的规定,一般学生每学期阅读量达到10多本。“儿童阅读是一项根的工程,也是一种花的事业。开展读书活动决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工作,养成读好书的习惯将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终身的影响。”新洲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图邱新明程书雄吴耀武林贵明刘慧)

原标题:解读“教育之乡”新洲的“高考密码”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