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半层尴尬” 电梯停在两层间

2015-06-29 05:20:06 来源:环球网

评论

年近八旬的丁奶奶说,住在3层最尴尬,每次下楼,她要先扶着老伴一步一挪地走上一层半的24个台阶,再穿过连廊才能坐上电梯。

西城

北樱桃园17号院

楼型特殊致使部分楼层电梯无法到达 耄耋老人出门成头等难事

5层以下没电梯,5层以上电梯只到“半层”。在北樱桃园17号院,社区的老人们正遭遇着半层尴尬。“不容易”,是老人们谈起上下楼时嘴里一直念叨的一个词。不和儿女住在一起的日子,更是让老人们体会到了上下楼的艰难,仿佛每天都在数着台阶过日子。

讲 述

出门成了每天头等难事

于奶奶今年87岁了,六七年前老伴去世,她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而且还是单身空巢。一个人生活,对于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包子、饺子、熟食,儿子每周都会过来几次,给于奶奶送来半成品食物,老人只需要自己稍微蒸煮一下就能吃。可每天出门,成了于奶奶的头等难事。

“人老了,跨出家门槛不容易。”于奶奶说,自己患有多年的关节炎,脚上还有旧伤,走起路来会腿疼脚疼,需要借助拐杖,上下楼梯更是举步艰难。于奶奶所住的楼房是建有电梯的,为何还需要爬楼梯呢?

于奶奶所住的北樱桃园17号院社区属于北京印钞公司宿舍区。这个社区的楼房有1号、2号、3号共三栋楼,可这三栋楼的结构有些特殊,三栋楼连为一体,构成一个“凹”字型。因为楼型的特殊,电梯也不同于其他高层楼房的电梯。记者随于奶奶走进电梯间,按钮显示只有“1、5、7、9、11、13”,其他楼层均不到达。在电梯抵达第一个停靠楼层5层后,走出电梯间却并不是居住区,而是来到了一道连廊。实际上,这道连廊处于4层和5层之间。也就是说,4层住户需要走下半层楼梯,5层住户需要爬上半层楼梯。7层、9层、11层和13层电梯也是如此,比如到达7层,8层和6层住户需要分别上下半层。2层至3层住户没有电梯。1号楼和3号楼都是四个门共用一部电梯,3号楼有8个门,共用两部电梯。两层之间的连廊在三个楼之间互通。

于奶奶说,因为腿脚不便,她不经常下楼,需要买什么东西,邻居们都会帮忙。可是家里没人说话,她每天只想下楼坐会儿,和老邻居们聊聊天。于奶奶走路时,脚抬不高,走路格外慢。前两年,于奶奶下楼摔倒了一次,就此多了根拐杖。

记者随着家住4楼的于奶奶上楼,搭乘电梯后来到连廊。老人左手扶着楼梯扶手,右手扶着拐杖,一步一挪地下行半层楼梯。

数着楼梯台阶过日子

对于家住2号楼3层的丁奶奶来说,日子仿佛就是数着楼梯台阶过来的。上楼,下楼,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伴。年近80岁的老两口,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人都有老的时候。只有到时候,才知道老的不方便。”丁奶奶一直唉声叹气。

“老伴这样的腿脚,更应该常常出来,要不然会更加严重。只要天气好,我都会带他出来,可出来一趟真是不容易!”丁奶奶说,上楼或者下楼,最少要半小时,她宁可不做饭吃饭,也要带老伴下楼,不能让他一直瘫痪在床。可带老伴下楼,丁奶奶颇为吃力,她自己在一年前得了带状疱疹,浑身疼痛,走路并不轻松。

丁奶奶说,像他们这种住在3层的住户最尴尬,每次出门,她要先扶着老伴一步一挪地走上一层半的24个台阶,在4层半的连廊里,让老伴坐上轮椅,丁奶奶再把老伴推进电梯下楼。上楼时,坐电梯到连廊,把轮椅锁在连廊,然后老两口再一步一挪下行24个台阶。“看别的楼房电梯直接到家门口,真是羡慕啊!”丁奶奶说,扶着老伴上楼的时候,只有楼梯一侧有扶手也很不方便,如果墙壁也能安装上扶手,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也会方便不少。“有些楼房的电梯是外挂在楼体外部的,我们楼能不能也安这么一个?”

“现在老伴基本不下楼”

同样家住2号楼3层的王奶奶今年85岁了。她无奈地说,家里的老伴只有搀着走才能下楼,她年纪大了帮不上什么忙。现在老伴基本不下楼,“要是有电梯到三楼就好了,老伴就可以下楼了。”

1号楼和2号楼的老人们说,他们是2003年入住的,3号楼要更晚一些。“因为有了新家,大家入住时都是欢天喜地,可是随着年岁增长,就感觉到电梯设计不方便了”。今年70岁的韩奶奶家住3楼,“这几栋楼质量很好,就是楼梯设计让人觉得不方便,现在腿脚还行,再过几年恐怕就难了。”韩奶奶担忧地说。

回 应

居委会:加装扶手可登记

樱桃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社区是否能够改造电梯,需要看产权单位是否有规划,楼体在设计时没有电梯,而外接电梯并不在老旧楼房改造范围内。如果居民诉求强烈,建议和产权物业部门协商。

关于加装扶手等无障碍设施的问题,目前社区在帮助一些经济困难、残疾人等家庭加装扶手,如果这个社区的老人确实存在困难,可以到居委会登记,空巢、孤寡老人等居民优先,会按照相关的优惠政策尽量帮助安装,但时间尚不能确定。

产权单位:暂无改造计划

北京印钞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初设计楼房时,考虑的是在那个年代,让更多的人住上房子,解决职工的住房困难,这样的楼房设计,电梯比较少占空间。

改造电梯的楼体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安装电梯也要经过规划许可审批。厂里还有很多没有电梯的宿舍楼房,是一些建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红砖楼,17号院的这三栋楼已经是最新建设的居住楼了,条件已经比没有电梯的楼房优越。

工作人员表示,改造楼宇电梯不是简单改造这几栋楼的问题,系统工程需要一定资金。目前17号院并没有列入改造计划,将优先解决一些平房、合住、危旧小区等条件更差的宿舍楼房问题。

“印钞厂有着百年历史,厂子周边有很多宿舍区,全厂5000多职工中,有2000多是退休职工。这种空巢老人现象确实特别突出,有些家庭中的父母是印钞厂的老职工,但子女不一定是印钞厂的职工,可能会住得比较远,出行不便确实是现实问题。”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本版撰文并摄影

原标题:“半层尴尬” 电梯停在两层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