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不规矩不干净不作为领导干部要坚决调整
2015-06-27 04:05:34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以下简称《条例》)、《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提出,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同时,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条例修订充分吸收新成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对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巡视工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做到全覆盖、全国一盘棋。巡视工作的力度、强度、效果大幅提升。
会议指出,党的性质和宗旨都决定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要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做到有规在先、抓早抓小,使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吸收巡视工作实践创新成果,注重解决巡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巡视工作定位,围绕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深化巡视监督内容,对机构设置、工作职责、方式权限、纪律要求等作出明确规范,对于推动依法依规开展巡视,更好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具有重大意义。会议同意公开发布《条例》全文。
会议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条例》精神实质,提高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增强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着力抓好督促落实,以学习贯彻《条例》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提高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水平。
■专家解读
十八大后巡视出现新变化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介绍,我国的巡视制度在十八大之前就已设立,但十八大以前,中央巡视制度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可能与巡视制度本身的工作机制、运行机制有关系。
“比如说一个人当上某个巡视组的组长,他就是固定的,他负责东三省就老是负责东三省,负责西北五省就总是负责西北五省,其职务和巡视的范围是相对固定的。”汪玉凯说,这就存在非常大的弊病,比如哪个省份有了情况后,当地可能就直接公关,让巡视当地的巡视组组长、人员手下留情,制度本身的不完备、不健全,就给腐败留下了很大空间。
他表示,十八大以后,整个巡视制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巡视组成员不固定了,经常在变动,巡视对象也不固定,巡视组长是一次一授权。“这种动态结构,可以说为巡视工作的公平公正扫除了障碍。”
巡视新做法将有法律依据
巡视制度的另一变化,还体现在巡视的范围大大放宽。“十八大以后,中央巡视的范围从党政机关到企业到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汪玉凯说,巡视的工作机制也发生很大变化,可以暗访、可以约谈、可以接待上访,过去中央巡视是不针对老百姓的。
汪玉凯说,巡视机制的改变,使得巡视的效果和力度大大加强,很多大老虎就是通过巡视、老百姓举报的途径发现的。
而巡视之后的“回头看”,看被巡视单位是否根据巡视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又是另一个新的亮点。
“上述很多措施都是十八大后新的做法,也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汪玉凯说,此次中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有利于将巡视制度法制化、固定化,并把这几年巡视工作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做法,通过制度形式固化下来。他表示,巡视制度真正固定了后,对未来的巡视工作,比如巡视规范性、各地上下的衔接等都会有一个法律上的依据,对于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也具有重大意义。
重点是解决干部能下问题
会议指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在干部工作中,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制定和实施《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坚持推进制度改革,通过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既要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加大领导干部问责力度,又要健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制度。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同时,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会议要求,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党委(党组)承担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承担具体工作责任。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形成一套督促检查的办法,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规定》的贯彻执行,把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专家解读
能上能下关键还要看落实
针对此次中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汪玉凯表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相关提法过去也有,相关政策也有出台,但很多都被束之高阁,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这也就使得官场过去是只能上不能下,“上去了就下不来,没能力也照样位居高位”。
不过,他表示,有制度肯定比没有要好,此次《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出台后,相关政策如能真正落到实处,对于整个官场的建设、反腐、官员的优胜劣汰等将有巨大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反腐这个大的形势下,上述规定的实施,对于领导干部新的选拔标准、方式等也将是一个新的契机。
“但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真正落实。”汪玉凯说,如果能够得到实施,形成一种权威,能够被大家所认可。”汪玉凯认为,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中央有很大的决心,“没有决心光发文件,就没有实质的意义。过去的这些文件已经太多了”。
现有官场格局将打破重构
汪玉凯说,只有中央下大决心,各省市地方进行部署能上能下,而且中央能够带头做起,“比如哪个部委的部长不合适,也要实行能上能下,而不仅仅是在地方实行,只有这样的带头示范,这个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汪玉凯表示,十八大以后,我国对于领导干部的选拔标准也作了一些调整,比如过去强调德才兼备,现在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把有改革意识的人率先选拔上来。“今后这也要与领导干部的能上能下结合起来。”汪玉凯说,今后官员下台,将不再仅仅是因为出现贪腐等问题,尸位素餐、不干事的官员,今后就算没有贪腐,也要下来。
他认为,如果真正实现能上能下,现行的“能上不能下”的官场格局真正被打破,那么对于重构我国官场、吸引新的血液进入、逐步形成官员优胜劣汰的机制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综合新华社 京华时报记者 陈荞
原标题:不规矩不干净不作为领导干部要坚决调整[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27)政治局:要坚决调整不规矩不干净不作为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