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交通上的性骚扰:超半数受访者表示曾遭遇
2015-06-25 08:0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漫画:韦荣景
日前,武汉和北京等地的地铁上都出现乘客被摸胸的现象。公共交通系统的性骚扰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89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3.4%的受访者曾在公交车或地铁上遭遇性骚扰,51.7%的受访者遭遇性骚扰时未得到他人帮助。
受访者中,男性占35.2%,女性占64.8%。81.9%的受访者经常乘坐公交车或地铁。
被触摸是受访者遭遇最多性骚扰方式
在某传媒公司工作的莉斯(化名)初中时曾在公交车上遭遇一位男性骚扰。“那天是雨天,早高峰。我上车时就看到那个男人。一分钟后他挪到我背后,把我挤到了公交车上带台阶的座位旁,当时我还以为是正常的拥挤。后来他开始隔着裤子非常用力地捏我。”莉斯说,惊慌之下她想逃开,无奈被挤到了“皇帝位”(受害者在公交上不易挪动的、易受控于施害者的位置——编者注)。她猛踩对方脚,掰开对方手指试图逃离,可是都没有成功。最终莉斯用胳膊肘反击该男子,居然招来对方辱骂。
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小艺(化名)也曾有过相似遭遇。小艺对记者讲述说,有次她和同学在车站一起等车,排队上车时被一个中年男子摸了臀部和大腿。当时她并没有立即意识到这是性骚扰,同学提示后她才留意到该中年男子的行为不对劲儿。小艺回头寻找该男子身影,但是对方并没有上车。
调查显示,53.4%的受访者曾在公交车或地铁上遭遇性骚扰,39.8%的受访者曾遇过1~2次,10.7%的受访者遭遇过3~6次,1.7%的受访者曾遇过7~10次,1.2%的受访者遭遇性骚扰的频率高达10次以上。
除了公交系统外,35.9%的受访者曾在其他场合遭遇过性骚扰。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苏橙(化名)曾两次遭遇有“露阴癖”行为的人骚扰。“第一次是在初中时,我早晨和同学一起去上学,穿过一条小巷子时,一个迎面走来的男人突然对我们暴露生殖器。上大学后我也曾在校园遇到类似的情况。”苏橙说,初中遭遇骚扰时,她年纪还小,并没有意识到对方在做什么,只是下意识地躲避,现在想起来既恶心又害怕。
调查显示,被触摸(35.5%)是受访者遭遇最多的性骚扰方式,其次是言语骚扰(19.8%)。受访者遇到的其他性骚扰种类还包括对方暴露身体隐私部位(12.7%)、偷拍(11.9%)、跟踪尾随(6.4%)等。
调查显示,在遭遇性骚扰后,50.2%的受访者感到愤怒,45.7%的受访感觉恶心,34.0%的受访者感觉厌烦,25.6%的受访者会恐惧,25.2%的受访者感到害怕。委屈(13.6%)、羞愧(11.3%)等情绪也是受访者遇到性骚扰后的反应。
51.7%受访者遭遇性骚扰时未得到他人帮助
为了调查性骚扰者的动机,莉斯曾潜进一个相关的贴吧。之后她在青年文化网站“VICE中国”上发表文章《为了搞清公交车上那些性骚扰者都是什么人,我混进了这群LOSER的根据地》,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根据莉斯的讲述,她发现该贴吧中有性骚扰行为的吧友多数没有或没交过女朋友。他们经常在公交车或地铁上对女性实施性骚扰,并且会对被害者拍照,在贴吧炫耀被他们看作“战利品”的照片。莉斯浏览照片时发现,多数受害者衣着并不暴露。
“一些性骚扰者所谓的‘快感’就是希望看到受害者尖叫或者恐惧。”在苏橙看来,性骚扰者做出这样的行为,与他们自身没有伴侣,或社交、婚姻方面有问题有关。
调查显示,24.8%的受访者遭遇性骚扰时曾得到周围人的帮助,51.7%的受访者没有得到过。
“我那次在公交车上遭遇性骚扰时,有位同乘的阿姨帮着我痛骂对方。不过也有同乘的男性为施害者帮腔,说大家都是挤公交的,想让人碰不到你就去打车。”莉斯对记者感叹,一般有人被性骚扰时,周围大多数人只是冷眼旁观。有人认为女生穿着打扮太暴露才会被骚扰。甚至有人认为女性被性骚扰是“好事”,抱着“你不性感谁会摸你”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文利认为,“女性穿着暴露刺激了某些人的欲望”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女性的歧视,女性的穿着不能成为她们在公共场合被骚扰的理由,所有的判断应以相关法律为准。她指出,男性对女性实施性骚扰是男性的霸凌和强权意识的体现。
200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不过,目前性骚扰现象仍难以杜绝。
刘文利指出,我国关于性骚扰的法律规定十分笼统。遭受性骚扰的女性很难判断“有关机构”具体是什么机构。“很多人认为妇联管妇女权益,可以接受此类投诉,但是妇联并不具有执法权。当事人一般会选择报警,但是很多时候警察处理这类问题不是很及时,或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目前工作场所也大都没有专门机构维护女性权益。”刘文利说,这样的现状导致女性遭遇性骚扰后,几乎找不到真正替自己说话的力量。
61.7%受访者建议提高人们对性骚扰的防范意识
遇到性骚扰时,受访者如何保护自己?调查显示,59.3%的受访者会尽快远离施害者,34.4%的受访者会用眼睛瞪施害者,29.2%的受访者会怒斥施害者,24.7%的受访者会用肢体反击施害者,24.7%的受访者会报警或寻求法律手段解决。此外,向周围人寻求帮助(18.2%)、踩对方脚(14.8%)、扇对方耳光(10.4%)、不予理睬(4.6%)也是受访者自我保护的方式。调查显示,3.6%受访者面对性骚扰会隐忍不发。
结合个人经验,莉斯在文章中总结出“公交车反性骚扰指南”。她建议乘客在公交车上尽量站在比较容易走动的地方,远离“皇帝位”。如果遇到性骚扰,受害者可以尽量提高音量警示对方,也可以利用胳膊肘等身体有力部位反击对方。她还提醒文章读者分清正常拥挤和性骚扰,以免产生误会。
调查显示,47.4%的受访者认为站在公交车或地铁上易走动的位置可以有效避免性骚扰。在受访者看来,迫使施害者停止施害行为的方式包括提高音量警示对方(44.5%)、受到骚扰时立刻还击(36.7%)、寻求周围人的帮助(32.6%)、拍照或录像作为证据(29.8%)、携带防身用品(27.1%)和报警(19.8%)等。
“尽早地开展包括防范性骚扰在内的性教育非常必要。应该明确施害者将受到的惩罚,让公民有禁止、防范性骚扰或者性侵害出现的意识,并且知道应对这类行为的方法。”刘文利认为,性教育要时刻注意性别平等理念,逐渐地改变下一代人的想法和社会不良风气。“只有社会真正接受这种层面的男女平等观念,才能让所有公民都有勇气用实际行动反对性骚扰”。她还提醒说,在公众场合,穿着得体对于其自我保护是有益处的。
苏橙认为,有性骚扰行为的人不能够自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性骚扰者需进行心理治疗,同时注意改善自身社交和婚姻状况,以改变这种倾向。
对于性骚扰,受访者认为有哪些解决对策?调查显示,61.7%的受访者建议提高人们对性骚扰的防范意识,53.8%的受访者建议出台专门针对性骚扰行为的法律法规,36.1%的受访者建议在公交系统增设女性专列,34.9%的受访者建议学校开设防范性骚扰的相关课程,29.2%的受访者认为公民应注意自我道德约束。(本报记者 王琛莹 实习生 马越 )
原标题:聚焦公共交通上的性骚扰:超半数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