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留守儿童的小纸条
2015-06-19 11:16:40 来源:环球网
教师韦春丽在给孩子们讲评作业。黄孝邦 摄
“你还会来我们弄勇吗?我快上四年级了,你说我们一定会像你一样,谢谢!我们一定会加油的。”
“阿姨,你讲的故事真好听,您还来吗?阿姨,祝您打工平安快乐。”
“老师,我祝你长命百岁,天天快乐,你下次还来吗?”
……
捧在手心里的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小纸条,一行行稚嫩的笔迹令人无法安睡。对面四层的学生宿舍楼里刚才还不时传来阵阵喧闹,这会儿安静下来,孩子们应该睡了。那里住着全校255名一到六年级、7到14岁的寄宿孩子,他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白天我们的到来,显然打破了他们如常的生活。
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声犬吠,伴着蚊虫发出的稀碎声响,反衬出大山深处更加寂静的夜。
在一间不大的女教师宿舍,角落里的高跟凉鞋落了灰尘。房间的主人因孕休假。在这所山村小学里,我不仅暂住了她的小屋,还临时扮演了她的角色。
几个小时前,在三年级“读书与梦想”交流互动课后,孩子们羞涩地跑来塞满我手心的是各种温情的小纸条。
山路尽头的学校,一群寄宿的孩子
这里,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曾实地考察,认为这里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这里,距离南宁230公里,车行需要4个多小时;距离大化县城110多公里,车行近3个小时。这段山路是漫长的,经历了各种崎岖、颠簸,体验了塌方路段、惊险错车,路的尽头,就是弄勇村小学。
下午3点多,我们一行抵达弄勇小学,学生们还在上课。在学校仅有的篮球场大小的操场上,几个大孩子在烈日下打着赤脚追逐着一只篮球,汗水湿透了衣衫。见我们到来,便主动跑过来搬运物资。受朋友之托,从北京带给孩子们的文体用具及700多本图书很快便卸车放好。
“你来给他们发吧!”给孩子们发放朋友们捐助的六一礼物时,三年级班主任蓝老师说,学校就这么几个老师,孩子没有新鲜感了。
“老师,你喜欢什么颜色?”一个机灵的小姑娘眨着眼睛问我。
看着那张粉色的小脸,我说,“粉色!”
“那好,我以后就用粉色的笔画画。”
随口一句竟然让孩子如此看重。这是一群多么渴望被关注的小精灵啊!整个傍晚我都在试图进入他们的生活,看看这些本该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孩子,在大山里是怎样群居却孤独地生活。
晚餐时,孩子们自觉且安静地排队、打饭。三三两两在校园的台阶或教室里安静地吃饭。满满一盒米饭加土豆肉末,吃饱肯定不成问题。
一些孩子刷洗完饭盒后,打上一桶水拎到公厕的二楼,夏天那里是暂时的浴房。隔着花花绿绿床单毛巾被的围挡,能隐约看见小朋友们站在水桶旁擦澡。
厕所外的露天洗手池旁,几个孩子在清洗刚刚换下的衣服,湿湿的头发还在滴水。还有几个长发的女生在互相帮忙给对方用水桶冲洗着头发……一个外人的闯入打破了孩子们的轻松,“我帮你们洗吧”,小女生害羞地笑了,“老师,不用,我们自己来。”尽管此时空气湿热难耐,但溅到我手上的水却还是那么凉。
123下一页 123下一页
原标题:大山里留守儿童的小纸条[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