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这五年 中国怎么走(协商之路)
2015-06-17 05:20:07 来源:环球网
全国政协常委会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李昌禹
杨威绘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5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5年。制定好“十三五”规划,描绘好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对于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5年,我们的发展道路该怎么走?“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6月15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正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是围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定为7%左右”
谈到经济发展,总是难以绕开GDP。“十三五”期间,GDP目标怎么定位?这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了‘十三五’期间各项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我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定为7%左右,甚至应该7%多一点。”在15日下午举行的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率先就目前仍存在争议的“十三五”期间我国GDP目标定位问题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林毅夫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选择,要基于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番目标、现阶段经济增长潜力、挖掘这些潜力的条件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仅就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而言,接下来5年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保持6.8%的增长速度就够了。但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也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需要相应的人均GDP增长率为保障,避免因在分配上过于向劳动者倾斜而导致企业难承其重,这也是稳定就业、金融安全和财政收入的要求。”林毅夫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遵义则对保持6.5%的GDP年均增长率就可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持乐观态度。他认为,未来5年首先应当维持总需求的平稳增加,继续运用投资、消费、外贸这三驾马车。“不过,在消费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公共消费,外贸则应更着力于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而不只是传统上的只注重‘量’。”刘遵义说。
经济发展同样少不了宏观调控。但政府该如何调控?拿捏之间,分寸与尺度是个难题。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认为,宏观经济调控重在微调、预调和结构性调控,切忌大升大降,大松大紧。“大松不利于结构调整,要给企业一定压力,促使它们加快转型。大紧,则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对经济增长不利。无论大松还是大紧,都会打破企业和投资人的预期。预期一乱,经济受的损失就大了。”厉以宁同时指出,调控要适时适度,切不可形成“宏观调整依赖症”。“如果经济运行总是在宏观经济调控下波动,那还谈什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呢?”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是未来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常委刘明康认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加大力度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进行产业整合升级,同时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着力解决缺乏全球先进的统一标准、缺乏有效监督、缺乏透明的法治环境、缺乏创新文化等问题。”
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16日下午举行的大会发言会场,全国政协常委张基尧的呼吁赢得一片点赞。
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水源更洁净、空气更清新,如今已经成为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热切期盼。“十三五”期间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本次常委会关注焦点。
“要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指标中的比例。”在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常委、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第一个抢过了话筒。作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他深切感受到“十二五”期间绿色指标对推进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建议增加诸如能源资源总量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绿色投资等指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价和问责体系。”
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备受瞩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如何推动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全国政协常委谢克昌认为,必须积极创新生态环境联动管理体制机制,以制度筑牢生态环境保护的“压舱石”。此外,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中应当推进农村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消费要以生态修复和大气污染防治为先,树立环境质量底线。
“去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首次下降,但仍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4.2%。”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同样关注能源改革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面对煤炭能源‘必须用’和环境污染的两难问题,整体推进煤炭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是唯一途径。”姜耀东说。
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我国目前优质耕地不断减少,土壤安全事件已呈集中爆发态势。”全国政协常委周健民建议,“十三五”期间应当尽快全面系统地调查和分析我国土壤安全状况格局及成因,建立土壤安全预警体系,加快制定土壤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我国国土空间布局存在立法滞后、底数不清、理念不明、规划不优、管制不严、整治不力等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杨维刚更关注我国国土空间布局问题,他建议,“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国土空间管理立法进程,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处理好积聚与分散、开发与保护、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必须树立全民生态意识,实现价值观‘绿色化’,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从体制机制上推进‘绿色化’。”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说。
让老百姓对改革成果更有获得感
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改革与规划事关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让“十三五”时期的改革与社会建设给予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是本次常委会会议关注的一大重点。
“目前,人民群众对医改成果的获得感仍不够明显,个人支出在卫生总支出中的比重仍偏高。”全国政协常委何维对医改感受颇深。他建议,应进一步发挥医保的核心杠杆作用,推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形成合力;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药物政策,建立医疗卫生机构核心用药制度,组建医院购药合作组织,建立量价挂钩的价格谈判机制。
“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群众‘点菜’,政府‘买单’,彻底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不接地气’的问题?”在小组发言时,全国政协常委张海涛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席话引起与会者关注。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未能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张海涛认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基本是政府在制定“菜单”,自上而下统一实行,并没有与区域文化、本土文化充分结合,也没有充分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
“现在低、中、高端的公共服务基本都掌握在政府手上,但政府应该提供的是均等的、基本的服务。”全国政协常委田岚建议,在“十三五”规划中,应当以实施优惠政策让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腾出手来,扎扎实实地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建议将‘十三五’期间的教育经费在现有占GDP4%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百分点,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这次会上关注的是教育公平问题,他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等的差距方面。应当优先将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推至学前,使贫困家庭、离散家庭、特殊家庭的儿童和留守儿童从小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将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但我国居民养老在观念、知识、资产、健康等方面都准备不足。”全国政协常委吴定富认为,对于老龄化问题应未雨绸缪,从中青年阶段就着手准备,以时间换空间。“建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中,制定‘国民养老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的年度规划,提高全民养老准备意识,为劳动者拥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创造条件。”吴定富说。
原标题:未来这五年 中国怎么走(协商之路)[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