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广东研究建立粤港碳标签互认机制 推动低碳消费

2015-06-16 10:23: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

广东省“全国低碳日”公益宣传活动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今天是第三个全国低碳日。14日,广东省“全国低碳日”公益宣传活动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省发改委、广州市发改委联合主办,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华南农业大学共同承办。

活动通过主题讲解、现场展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及其他广大市民普及相关知识,展示我省低碳发展成效。活动现场,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网正式上线,市民可上该网了解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建设的政策法规、国内外资讯和低碳知识。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与华南农业大学团委联合向广东大学生发出“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倡议书。同时,本次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通过现场购买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实现了“碳中和”。

今年是广东建设国家低碳试点省的第五年,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建设低碳城市,共创绿色未来”。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测算,“十二五”前四年全省碳强度累计下降17.45%,超额完成进度目标,连续两年国家考核评为“优秀”等级。

我省碳普惠平台现雏形

省发改委不久前在《2015年广东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要点》中介绍,今年将制定《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搭建省级碳普惠推广平台,引导和鼓励公众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所谓碳普惠,是指鼓励公众用水、用电、交通等方面自觉自愿地节能减排低碳,并以碳币等形式记入碳信用,进行对应的奖励与约束。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目前由赛宝认证中心负责研发的我省碳普惠平台已具雏形,市民可登录“碳普惠网”(www.tanph.cn)注册,即获赠20碳币,可以兑换指定商家的优惠券。未来平台正式开通后,市民可以在该网的个人资料中绑定羊城通卡号,系统会根据刷卡信息获得乘坐公交、公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的里程,并核算成相应碳币;市民通过完善地址信息,可以比对一年来用电、用水、用气的节省量,并核算成碳币,最后按照碳币量兑换普惠奖励。

赛宝中心现场负责人介绍,预计几个月内我省首批碳普惠制试点将启动,其中高校是重要的试点区域,校园瓶罐回收等活动也会纳入碳币核算中,通过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低碳社会建设。

自贸区企业将推低碳认证制度

“130克的芝士汉堡碳足迹为2.85至3.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汉堡自身重量的23.7倍”。在活动现场,产品的碳足迹介绍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

所谓产品碳足迹,是指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产生、改变、运输、储存、运行,使用,直至产品的处置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碳标签制度,以减少产品碳足迹。广东作为对外贸易大省,出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国外客户对产品碳排放信息披露的需求,企业需要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及产品的低碳形象。”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人士介绍。目前,广东省发改委已委托该中心研究建立广东省碳标签制度,并将与广东贸易往来密切的地区如香港开展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示范,推动粤港两地政府达成合作协议。项目成果将帮助省政府落实低碳产品认证工作,推动低碳消费,为广东外向型经济提供低碳升级的良机。

广东还是国家低碳产品认证试点之一。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将制定我省低碳产品认证实施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和产品类别,在我省自贸试验区企业中实施和推广低碳认证制度。2014年7月,已经有7家广东企业通过认证并获得国家首批低碳产品认证证书。(记者/谢庆裕 通讯员/成贝贝)

原标题:广东研究建立粤港碳标签互认机制 推动低碳消费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