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自贸区金改方案初步形成 资本项目兑换有“更大作为”
2015-06-10 10:18: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昨日表示,在“一行三会”的支持下,上海市政府已形成新一轮的金融改革初步方案,以实现自贸区金融改革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好联动,重点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就在上周四,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长张新表示,上海自贸区已经做好了率先全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技术准备。
张新提到,10方面的技术准备已经到位:
1、 上海已经形成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政治保障、市场机制和理性文化。截止6月1日,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企业办理各类跨境资金结算是1600亿,按照新规则开展的跨境融资一共是700多亿。实践证明,上海自贸区未成为热钱流入和套利的管道。
2、 建立了有管理的可兑换的制度安排。资本项目可兑换也是有管理的可兑换。
3、 已建立了对外债规模、币种错配、短期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这体现在今年2月份颁布的自由贸易账户境外融资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实施细则。
4、 建立了资金大进大出的总量调控和应急管理的政策储备,建立了总量闸门的调控机制。资金流动总量触动到闸门后,就会启动应急方案,调整宏观审慎参数。
5、 建立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分析检测体系。这会成为日后风险管理的主战场。央行上海总部已经建立了特别的监测室,24小时监测,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
6、 建立了强大的、多角度的、风险跟踪的账户管理系统。这是实现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管理的基础。在数据搜集上,能对跨境资金实行24小时监测,能监测资金的来龙去脉。
7、 建立了适应可兑换的国际收支统计和监测体系。对接国际标准,实现全口径统计。
8、 建立了本外币的一体化管理框架。资本账户可兑换后,人民币和外汇业务将实现一体化管理。
9、 能对资金流出后的流向进行跟踪服务。
10、 建立了上海市跨部门的跨境资金监测分析和应急协调机制。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曾表示,今年将推动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今年2月,央行上海总部发文提出,自贸区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都可自主从境外融资,取消境外融资的前置审批;明确资本账户可兑换路径和风险管理方式,即全面放开本、外币境外融资,用风险转换因子等新的管理方式确保金融安全。
张新称,上述文件是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自贸试验区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开始。
屠光绍昨日还表示,上海虽然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但从配置国际资源的产品、工具和体制的角度看,金融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不够。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实现更好的联动,以支撑企业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
原标题:沪自贸区金改方案初步形成 资本项目兑换有“更大作为”[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