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亲友送别改革开放先锋步鑫生:他是家乡的骄傲

2015-06-08 22:0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亲友送别改革开放先锋步鑫生:他是家乡的骄傲

告别仪式现场 徐志达 摄

亲朋好友为步鑫生哀悼 徐志达 摄

中新网嘉兴6月8日电 题:亲友送别步鑫生最后一程:他是家乡的骄傲

作者 王晓婕 吴雨辰

6月8日上午10点,浙江海盐县殡仪馆内一片肃穆。殡仪馆大厅的正中位置摆放着一张平静慈祥的遗像,两旁林立着各地送来的花圈,前来哀悼人群肃立在遗像前噤声不语,只有缓缓播放的哀乐声声入耳。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前浙江海盐衬衫厂总厂厂长——步鑫生的告别仪式,他的亲友、同事们自发来到现场为步鑫生送别最后一程,在他们的心里,作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步鑫生是海盐的骄傲。

技术精湛的裁缝 一天工作16个小时的厂长

1934年,步鑫出生于浙江海盐县的一个裁缝世家,在家庭的熏陶下,步鑫生一手裁缝技术在青年时期就已经用得十分熟练。他儿时的朋友查雪林相告,那时县里好多姑娘都听说他的手艺,专程过来让他做衣服。

后来随着体制改革,家庭作坊变成了缝纫生产合作社,又成了海盐县衬衫总厂,步鑫生也从一个拿剪刀的裁缝,变成了抓管理的厂长。

据当时海盐衬衫总厂的工人回忆,那时正是集体作坊式企业向工业化企业转型的时候,步鑫生对厂里最大的改变就是打破了传统的大锅饭体制,在车间搞联产计酬制,工人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做坏了衬衫还要额外赔偿。

“打破大锅饭对大多数工人当然是有利的,多劳多得嘛。”当时刚进衬衫总厂的冯海春如今已经头发花白,但他向记者回忆起80年代的故事却依然神采飞扬,“我们刚进厂的时候一个月只有二三十块钱,改革之后虽然没涨很多,但能拿到四五十块在当时已经不得了了。也因为这样,当时工人积极性非常高!”

除了生产改革,步鑫生的改革也延伸到了销售领域。定下企业招待标准是三菜一汤,在上海人民广场做霓虹灯广告,租下一台皇冠牌小轿车接送客户,销售员出门跑业务坐飞机、坐软卧……这些在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当时被视为“反叛”,甚至有声音说这是“比资本家还资本家”。

步鑫生的小儿子步爱群回忆,当时因为施行改革,父亲在厂里受到了很大阻力,上下班的路上都有保安人员暗中保护。

“当时我们家人都很为他担心,但他自己却是坦然面对,工作上碰到什么问题都会自己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向家里抱怨。”步爱群苦笑着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繁重,父亲待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往往自己早晨起床时父亲就已经出门,晚上准备睡下时才看到父亲疲惫的身影。

“他办事就是认认真真,8小时工作制他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步爱群说。

他是海盐的骄傲 传奇事迹多年后仍被传颂

正是靠着这些大刀阔斧的破冰措施,海盐衬衫总厂的效益飞速增长。短短3年时间,海盐衬衫总厂一跃成为浙江一流的专业衬衫厂,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固定资产从步鑫生接手的那年的3万元,增加到113万元。

1983年,《人民日报》登载了《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的报道。随后,媒体对步鑫生的采访铺天盖地的到来,步鑫生的故事迅速传遍全国。步鑫生成为了全国的“明星”,海盐衬衫总厂也成为各地学习参观的榜样,在之后短短两个月里,全国各地到海盐衬衫总厂参观人数达两万多人。在海盐当地人心里,步鑫生为海盐做出了很大贡献,无愧为家乡的骄傲。

“步老让整个海盐县变得有名,我们都沾了光。”步鑫生的忘年交张新祥感慨地告诉记者,当年步鑫生的名字已经传遍全国时,他还只是一个年纪轻轻的供销员。有一次,张新祥去浙江龙游县采购纸张,当年还是计划经济,张新祥所采购的纸张都是计划外剩余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采购1、2吨。可是,在张新祥打出步鑫生家乡企业的招牌后,对方竟然同意供应20吨。

当时,像张新祥一样,不少海盐人都是这么做的,效果很好。步鑫生成了这辈海盐人的“偶像”,他的故事在十几年后仍然流传不止。

步鑫生的孙子步百胜是标准的90后,他告诉记者,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跟他说爷爷当年的传奇故事。

“我小时候爷爷已经外出创业去了,回来也很少。但是,老师、卖早餐的阿姨、甚至小店里的店员都会告诉我爷爷的光辉事迹。”在步百胜的童年记忆里,诸如“你爷爷买了海盐第一辆轿车”,“你爷爷是个很有个性的人”都是他经常听到的故事。

外出漂泊心系家乡 落叶归根终回故里

盛极必衰,正当步鑫生和海盐衬衫总厂名声达到顶峰之时,因为主管部门力主大规模西装生产的上马,让厂里无法承担,步鑫生遭遇了滑铁卢。1988年步鑫生被免职,一个月之后,步鑫生黯然离开海盐孤身北上,先后到北京、辽宁盘锦、河北秦皇岛等地创业。2001年因病退出商界,定居上海。

步鑫生2008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不回到家乡海盐是因为不想回忆伤心的往事,但其实在他的心里,一直对家乡充满思念。

定居上海后,因为步鑫生身体不佳,孙子步百胜每个寒暑假都会去上海,好好照顾爷爷。在他的记忆里,爷爷虽然已经退休,但心里关心的还是国家政治,每天吃晚饭时,电视机永远都停在中央一台上,报纸上和海盐有关的新闻也是每天必看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步鑫生对家乡的怀念也愈发深沉。

“步老曾说过,每每到夜深人静,他总是独坐着,思念家乡。”张新祥表示。

2013年12月,步鑫生要在上海一家医院动大手术。手术前一天晚上,步鑫生在好友以及亲属的见证下,拿出了三封信。一封给家人,一封给海盐县政府,还有一封给医院。

用步鑫生的原话说,如果这次自己过世,医院也已尽力,不能责怪医院。另外,要将自己的字画、书信等物品,全部捐献给海盐县政府。

最终手术成功了,但步鑫生对自己说过的话言出必行。

2014年6月8日,步鑫生终于回到家乡定居。6月12日,重回故土的步鑫生就将所有字画、印石等一并捐给了家乡。据说,其中有一幅字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卖到了30万美金的高价。

“我已是一个耄耋老人,且患重病,要做到‘老有所为’已经没有多大精力了。但我热爱家乡的情怀不减,为社会奉献的壮心不减。我要为家乡的文化、史志、档案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当时,步鑫生在捐赠仪式上曾这样表示。

回到海盐定居后,一有空,张新祥就开车带着步鑫生去海盐的新开发区转转,让他看看家乡的变化。

2015年6月6日19点30分,步鑫生在家乡去世。他的一生,从海盐开始,在海盐绽放辉煌,最后在海盐画上了句号。(完)

原标题:亲友送别改革开放先锋步鑫生:他是家乡的骄傲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