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舰队某支队近年换装9艘舰艇 含4艘中华神盾舰
2015-06-08 14:2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单位名片
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前身是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是在皖中东部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新四军主力部队之一。后经多次改编调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军。新中国成立后,第30军军部奉命率军直6000余人参与组建该支队,成为海军组建最早的水面舰艇战斗部队。
该支队先后整建制转隶和抽调44艘舰艇、7700多名官兵参与组建和补充海军其他部队,走出100多位共和国将军,被称为人民海军的“种子部队”。支队先后取得解放一江山岛、“3·14”海战等七战七捷的战绩,执行过远海训练、亚丁湾护航等重大任务上百项,创造了人民海军首次到曾母暗沙宣示主权、首次组成舰艇编队出国访问、首次到海外参加联合军演等多项纪录,连续17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两次被中央军委记二等功。
从“陈船厉炮”到“中华神盾”,从口传指令到信息集成——
信息化装备体系绘出深蓝航迹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时,正逢入列不久的西安舰训练归航——
海风习习,战舰犁破海面,划出金色航迹……
60多年前,这片海域也曾驶过一艘西安舰。那是这支部队组建时的第一代舰艇,由国民党原海军起义军舰改名而来,是抗战胜利时从日军缴获的战利品,排水量不足1000吨。
如今,作为拥有“中华神盾”美誉的国产新一代驱逐舰,西安舰不仅体量上翻了好几番,而且集成防空、反潜、反舰等各项作战能力,性能先进。
两艘西安舰,见证的正是人民海军从成立之初“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到如今自力更生紧跟世界潮流的武器装备天翻地覆之变。
在该支队军史馆里,有一张官兵们参加1950年国庆阅兵的老照片:一支36人的海军阅兵方队,官兵着水兵服、挎步枪,踢着正步走过观礼台。
当时,该支队成立仅10个月零14天,主力舰艇是改装渔船、杂型护卫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保卫沿海地区,海军官兵别出心裁把陆地上用的大口径火炮装到陈旧的舰船上,创新了“陈船厉炮”的打法,却也折射出装备落后的无奈。
一国海军的发展壮大,与武器装备密切相关。1979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驱逐舰济南舰在该支队下水。那时信息化水平有限,火炮射击仍然靠眼瞄手操,战斗口令还是靠口口相传。
今天,在该支队新一代济南舰上已是另一番景象:战斗操演舱面再也不见人群奔走,武器装备均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作战指挥,舰上再也听不到此起彼伏的口令,只有键盘声声、信息奔流……
发生在该支队西安舰、济南舰上的“蜕变”,折射的不仅是海军舰艇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60多年来,来自该支队的“种子”先后参与组建了多支部队:舰艇、潜艇、岸防、防险救生、航空母舰……这一粒粒“种子”成长壮大的足迹,都印证着《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中的论述:海军注重提高近海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发展先进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装备,完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装备体系……当前,这样的信息化装备体系正从水下、水面、空中、电磁等多维空间,描绘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立体航迹。
从初小文化到博士舰长,从打牢“三根桩子”到新一代革命军人——
高素质军事人才列阵海疆
军史馆里,我们读到了这样一场特殊庆功会的记录——
1951年,该支队前身所属部队举办庆功大会。庆祝的主题是,刚刚走下陆战场脱下“黄军装”、穿上水兵服的官兵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初小文化程度以下的由56.8%减到26%,基本消除了文盲。
有人说,历史的辉煌往往因为跨越而彰显。今昔对比,这支部队人才方阵里的跨越可谓精彩。
一路走来,这支部队涌现出飞行员舰长、博士舰长、士官专家等各种新型军事人才,先后输出7700多名官兵参与组建和补充其他人民海军部队,走出了100多位共和国将军……
据该支队军史馆讲解员介绍,人民海军创建之初,张爱萍将军曾比喻当时的人才状况是:解放军官兵政治好、不懂技术,国民党原海军懂技术、需要提高阶级觉悟,两者都缺了一条腿,“两个跛子”要共同建设新中国海军。对此,时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也明确要求,海军官兵要同时打牢组织基础、政治基础和技术基础“三根桩子”。
“桩子”打入了这支“种子部队”的血脉,推动全面过硬的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该支队高素质人才方阵崛起,一大批“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脱颖而出——
怒海波涛中,铜陵舰导弹出鞘、一击破的。指挥员柏耀平成功完成从飞行员到舰长的转变,成长为第一代“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新型舰长。
数据奔流间,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推陈出新。支队士官长陈光明一边攻关装备维护、技术革新,一边开堂授课,带出一批爱军精武的“兵专家”。
深蓝航迹里,时任副舰长的梁阳头戴蓝盔,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登上20多艘外国舰艇;后来他率战舰出访6国,把中国海军的足迹越播越远。
近几年间,该支队培养出30多名全训合格舰长和近200名全训合格部门长,先后为总部、海军等上级机关输送了100多名骨干……海疆之上,一支高素质军事人才方阵不断蓄力驶向新航程。
从能把船开动到常态用兵,从港岸苦练到以战载训——
能力建设由训练型转向任务型
长春舰未经全训便参加上级演习并成功实射导弹,郑州舰入列不到半年便参加中俄联合军演,济南舰入列不到5个月便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浏览近几年该支队新服役舰艇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舰艇从入列到执行任务的周期越来越短,大部分舰艇和舰长都是在实战化任务中考取全训合格证。
时光回到60多年前,当时由野战军、海防纵队、公安纵队等部队组成的人民海军最早的舰艇部队,“能把船开动起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最重要的训练课目,苦练装备操纵技能也曾是部队长期的战斗力建设课题。
“今天,部队战斗力建设已逐渐从训练型转向任务型。”支队长卢飞云对着一张世界地图介绍支队的兵力分布情况后告诉记者,随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形势任务更加迫切,部队已从训练转变为用兵,军事训练重点也从以前的基础技能向战术协同转变。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作为该支队前身的新四军部队的优良传统。如今,这个支队一次次引领舰艇水面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上世纪60年代,他们摸索出“港岸苦练,海上精练”的训练方式,在全海军推广;进入世纪之交,他们大力推行模拟化训练,实现了从港岸苦练到港岸巧练的转变;近年来,他们又着力探索“以战载训,以训促战”的训练思路,将军事训练与战备执勤任务紧密结合……
4月初,第二十批护航编队起程前往亚丁湾。该支队济南舰、益阳舰除了带上各种情况处置预案,还各自带上了紧贴任务制订的训练计划表。支队领导介绍,这种“带着课题出海、载着成果返航”的做法,已经成为他们探索建设任务型部队的新常态。
近年来,该支队在完成战备巡逻、远海护航、外事、试验等繁重任务的同时,不仅实现了换装9艘舰艇的升级转型,还承担完成全军和海军先行试点任务30多项,成为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不断迈向新征程的“试验田”。
(记者 徐叶青 王天益 王凌硕 本文图片由侯文泽摄)
记者感言
纪念是为了制胜未来
■王凌硕
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的66年成长发展史,见证了新中国海军建设的铿锵步伐。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探访这支英雄部队,为的是自我警醒——没有强大海军,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为的是昭告世界——勿再妄图欺凌中国!
习主席深刻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抚今追昔,该支队的峥嵘发展历程,曾被官兵填成一首《海上雄师赋》。每当新兵入伍、新员上舰,他们都会集体诵读以赋咏志:“一抔兵心似火,鲲鹏欲展;万里波平如镜,忠诚可鉴……功属前贤,后继可期,唱雄师新篇……”
纪念历史是为了制胜未来。立于时代的桅杆上,昭昭惕惕,硝烟其实并未远去。诚如丘吉尔所言:你能看到多远过去,就能看到多远未来。巨舸争流,雄师列阵。展望未来,泱泱华夏不会让近代屈辱史在海平线上重演!
原标题:东海舰队某支队近年换装9艘舰艇 含4艘中华神盾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