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揭溥仪兰花御纹章佩刀:日本人赠送 后流出皇宫

2015-06-07 20:25: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评论

王文峰 长春晚报记者 赵娟

在一些影像资料中,我们能看到末代皇帝溥仪身着不同制服、佩戴各式各样的佩刀,溥仪作为伪满洲国“康德皇帝”期间,佩戴的刀是什么样的呢?它有怎样的来历呢?王文峰是伪满皇宫的研究员,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是从照片上看到过溥仪在伪满时期的御用佩刀,直到前不久,在长春民间收藏家宋春海处才目睹了溥仪佩刀的真容。

“兰花御纹章”佩刀是什么样子

王文峰看到的这把佩刀名叫“兰花御纹章”佩刀,长约95厘米,刀鞘为钢镀镍,内衬软木,刀柄为大粒珍珠鱼皮包裹,金丝缠绕,背金纯铜制,錾重金,錾刻有日本政府象征的五七梧桐纹饰18枚和樱花缠枝纹三枚,一枚金制的伪满国皇帝专用的兰花御纹章镶嵌其中。整体做工极其精美,金丝编制葫芦形刀绪,皮制刀挂完整,刀条柄处刻有“石堂运寿是一精锻作,安政三年八月日”的字样。从这里可以看出,此刀的锻造时间是1857年8月,日本刀剑锻造。在刀炳背金中间最明显处的“兰花御纹章”则是确定此刀所属的主要依据。

“兰花御纹章”有什么含义

日本的国徽即是天皇家族菊纹族徽,图案为十六瓣菊,而“兰花御纹章”则完全是效仿日本的“菊花御纹章”而来。兰花御纹章是以兰花作为核心图案,一朵金黄色的兰花横截面,向外延伸五根花蕊和五片花瓣,其意义就是象征伪满洲国的皇权高高在上,预示着国泰民安。另外,从花瓣、花茎到花蕊数目均为“五”还有寓意“五族协和”之意,这和红、兰、白、黑满地黄的伪满国旗寓意是一致的。日本人所以准许选择兰花作为溥仪的“皇室徽”,是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兰之交”来象征日本帝国同“满洲帝国”肝胆相照,日本天皇与溥仪同心同德。

当年的伪满皇宫“兰花御纹章”比比皆是、举目可见,从莱薰门、保康门到同德殿,从室内的装饰物到宫中的各类器皿,只要和皇帝或皇室有关联的物品,都必须有“兰花御纹章”的标记。以皇帝名义颁布的诏书、法令乃至纪念物品均可见到。

所以,“兰花御纹章”有着伪满皇帝或皇室以及伪满政府的双重标识作用。

日本人为何将这把佩刀送给溥仪

资料显示,这把“兰花御纹章佩刀”是1857年由日本天皇著名刀匠运寿是一锻造的精品,并已收藏在日本皇宫中。那它怎么会成为溥仪的佩刀了呢?1933年年初,日本侵略者为了适应殖民统治的需要,将其拼凑的伪满洲国打扮成所谓的“王道国家”。为使其更富有欺骗性,决定改革政体,由执政政治变为君主立宪制。

同年10月,日本关东军司令菱刈隆正式转达日本政府的允诺,承认溥仪为“满洲帝国皇帝”。尽管溥仪做的是傀儡国家的“儿皇帝”,但日本侵略者也要堂而皇之地“假戏真做”,将“满洲国”打扮成“独立国家”的样子。日本天皇裕仁为了给这位“康德皇帝”打气鼓劲,祝贺溥仪登极,还特意从日本皇宫收藏中选出了运寿是一精锻的这把刀,又特制了嵌有五七梧桐纹饰和樱花缠枝纹及兰花御纹章的刀装具,和其他礼品一起赏赐给了溥仪。

溥仪对裕仁的赏赐受宠若惊,特别是对这把“兰花御纹章”佩刀,尤为重视,视为珍品。这把佩刀和溥仪的其他“御用佩刀”都存放在溥仪的寝宫和客厅内,而且,只有在重要的场合才佩带,如出访日本、参拜日本建国神庙等场合。

“康德皇帝”佩刀是如何流出皇宫的

1945年8月,伪满垮台前,当溥仪匆匆逃离长春伪满皇宫时,不可能带走全部财物,溥仪的这把“兰花御纹章”佩刀就是在伪满垮台前的伪满皇宫中这场大浩劫中流出宫外的。

当时,数把溥仪的佩刀被抢出伪满皇宫后,曾在市面上流传,理应包括这把佩刀。相比于伪满皇宫中流散出的文物珍宝,“兰花御纹章”佩刀算不上珍贵,卖不上好价钱,尚未引人注目,但也有几经转手的可能,已无迹可循。这个佩刀一直沉淀、隐匿在收藏者手中,直到1993年重新浮出水面,由宋春海先生购得。这把刀跟随溥仪见证了特殊时期耻辱的历史。溥仪作为傀儡皇帝时留存下的佩饰十分有限,难得一见,因此,“兰花御纹章”佩刀作为历史的见证物,显得弥足珍贵。

溥仪“兰花御纹章”佩刀。

溥仪身着通常礼装,手握“兰花御纹章”佩刀。

刀柄上的“兰花御纹章”。

佩刀刀柄。

溥仪身着军装,佩戴“兰花御纹章”佩刀,参拜日本建国神庙。

1935年4月,日本天皇裕仁在东京火车站迎接第一次访日的溥仪,溥仪身着军装,佩戴“兰花御纹章”佩刀。

原标题:揭溥仪兰花御纹章佩刀:日本人赠送 后流出皇宫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