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如何让人安心?
2015-06-05 20:05: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程云杰)刘继同是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的教授,当他的母亲因患糖尿病与心衰而被送医治疗时,母亲就成为他研究中国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一个样本。
“一路研究下来,形势不容乐观。”刘继同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居家养老,如果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孩子们往往会被别人指指点点,可是居家养老,特别是当老人罹患重疾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时,常常会变成压垮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老龄化汹涌来袭的今天,中国在养老制度建设方面须尽快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养老道路。”他说。
不久前,河南平顶山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的火灾吞噬了38位老人的生命,那些被烧变形的铁皮、烧坏了的轮椅至今令人扼腕。
刘继同说,在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之外,如何找到一条更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不仅关系到个体家庭的福祉,也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后劲。
上海幸福9号老年乐园董事长王振认为,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养老模式,建设养老院并不能完全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欧美发达国家的确依靠养老院来养老,但他们的养老院,按照中国的标准来看,大都是高端养老院。而中国本土市场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如何满足低端需求上。当前应该在养老服务和机制上创新,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医疗及养护服务。”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曾对中国的养老模式做过一次专项调研,该基金会副秘书长缪瑞兰指出,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而中国只要27年。
“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存在着明显的未富先老现象。西方国家的老龄化程度虽然高于中国,但是它们的富裕程度也远远高于中国。”缪瑞兰说。
更令学界担忧的是,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孝道”和家庭养老,但是落实这种“孝道”的现实基础却在逐渐弱化和动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如今中国主流家庭结构已转变为只有一个孩子,这意味着年青一代的养老负担将变得非常繁重。
此外,人口流动的加快导致代际分离现象日益突出,中国有相当多的老人独守家中,成为空巢老人。即使是与父母同居一个城市的年轻人,也因高强度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而很难抽出时间给予父母更多陪伴。
刘继同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养老困境,最核心的议题就是要明确养老的责任归属。
“我们现在的养老还是强调家庭责任,没有解决养老由国家承担的主体责任。如果研究发达国家的经验就会发现,针对老人的服务应该是福利性的、社会性的,只有利用社会化的机制才能实现风险共担和代际补偿,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他说。
专家们认为,中国不能再把养老的重点放在提供物质帮助上,现在已经到了机制创新的关口,特别是在保险制度设计、养老服务多元化和资金管理安排上。
缪瑞兰建议,中国在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政府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居家养老提供更多的机制保障。
刘继同说,现在居家养老条件跟不上,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养老服务跟不上。如果能在每个社区都培育一个多学科的养老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日间看护等服务,老年人在家就能住得安心。
原标题:中国式养老,如何让人安心?[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5-27)河南纪委书记:纪委书记不要怕让人“厌恶”
- (2015-06-05)何炅:从来没有让人攻击举报者 反对网络暴力
- (2015-06-08)中国女足让人看到希望 王飞坐稳"第一门将"位置
- (2015-06-08)怀孕五个月少女不知 专家:性知识缺乏让人震惊
- (2015-06-09)欧文替补让库里打铁一整晚 "疯狗精神"让人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