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饮食别“冲刺” 压力下的饮食建议
2015-06-04 14:00:10 来源:互联网
眼看高考和中考的日子又到了,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讨论考试时吃什么的问题。其实除了这些大考,每学期期末的考试,各种执照、证书的考试,各种有最后时限的艰难脑力工作,也都有类似的问题:压力大费脑子的时候,吃什么才好呢?
核桃、鱼油健脑没什么意义
老生常谈的话总是很多,说核桃补脑就有人给配核桃,说鱼油健脑就有人配海鱼。不过,这些说法都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omega-3脂肪酸虽然为大脑细胞的发育所需要,但大脑细胞在童年时就已经发育完成,细胞终生不再增殖。到考试前那几天,无论吃多少鱼油,大脑都是不可能长出新细胞来的。虽然婴幼儿和老年人摄入足够的DHA是有益的,但对成年人来说,没有研究发现吃十天半月DHA临时抱佛脚会有什么实际意义。
那供应大量蛋白质怎么样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确很必要,多种神经递质要靠它们来合成。但人一天也就需要几十克的蛋白质,供应太多并没有额外的好处。对运动量不大的女生来说,二两肉或鱼、一个蛋、一杯奶加上300克粮食已经足够。
消化不好或可慢性食物过敏
相反,鱼肉类食物太多,对于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负担沉重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老话说,思伤脾。这话听起来挺悬,实际上符合科学道理。因为人体在集中精力思考的时候,或者精神压力巨大的时候,植物性神经的功能受到压抑,消化道的血液供应也会减少,那么消化吸收功能就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因为压力太大而休息不足,睡眠不佳,还可能会妨碍消化道细胞的更新和修复。长此以往,造成消化吸收机能低下,不仅会因为营养不良而体能低落,消化不充分的食物成分如果“漏”进了血液当中,还可能引起各种“不耐受反应”,即慢性食物过敏,这也是食物与健康的研究新热点之一。
压力越大越首选清淡食物
在各种食物当中,给消化系统带来压力较大的就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蛋白质类的食物需要较多的胃酸和蛋白酶,氨基酸被吸收之后的后期处理也最复杂,所以吃高蛋白食物给胃和肝脏带来的压力都比较大;而脂肪多的食物排空慢,还需要较多的胆汁来帮忙。有研究表明,缩胆囊素(CCK)是促进困倦感的一个因素,而在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之后,CCK水平会上升。
干了一天体力活儿,用大鱼大肉慰劳自己还是可以的;干了一天脑力活儿,饭后还要继续干,就不能多吃那些给消化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的食物。压力越大,就越需要吃清淡简单的食物。尽量降低消化系统对人体精力和能量的消耗,才能保证饭后不至于昏昏欲睡,脑力效率下降。
精细主食及甜食餐后易困倦
另一方面,血糖反应过高的食物,也不利于大脑的思考。精白细软的主食,以及各种甜食,造成血糖快速被吸收入血,胰岛素水平快速升高,而胰岛素高水平可能也是人体餐后困倦状态的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即便同样吃大量米饭,吃高血糖反应的大米品种,和吃低血糖反应的大米品种相比,感觉困倦的时间会显著提前。
最新研究提示,对于夜间睡眠不够充足的人来说,午餐的数量会影响到用餐30分钟之后的驾驶状态。同样的食物内容,用餐量大的人会感觉更为困倦。
深绿色叶菜、酸奶抗压最有益
补充大脑活动所需的营养成分,以水溶性维生素和磷脂最为重要。磷脂是与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原料,在蛋黄、大豆中最为丰富。维生素中最要紧的是维生素B1,因为它在人体中的储存量最小,几天不足就可能对工作效率有所影响。因此,适当吃些全谷杂粮、薯类、豆类来补充B族维生素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这些主食的血糖反应比较低,有利于长时间维持精力和情绪的稳定,有利于保证学习工作的效率。
另一些有利于稳定情绪的营养素是矿物质。减少钠的摄入,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有利于保持情绪沉稳平和。多吃蔬菜和水果最有帮助,特别是富含镁的各种深绿色叶菜和富含钙的酸奶,对抵抗压力最为有益。
适当加餐可提高工作效率
在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时,除了调整食物品种,还可以减少正餐食量,两餐之间适当加餐。欧美国家有吃上午茶、下午茶的习惯,正是为了在餐后3小时血糖下降、精力不足的时候适当“充电”,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吃过多的加工食品,因为其中的香精、色素、磷酸盐等成分可能对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它们有引起多动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嫌疑,对成年人可能也同样不利于集中精力工作。
TIPS
综合以上理由,提出压力下饮食的几个建议:
1.一日总能量略低于平日水平。
2.烹调方法清淡,不用煎炸,烹调油适当减少。
3.增加蔬菜供应量,特别是各种绿叶蔬菜,对平缓情绪和稳定血糖非常有帮助。
4.主食总量下降,适当增加全谷、薯类的比例,保持血糖稳定,并供应充足的B族维生素。但如果平日很少吃豆类、甘薯等,不宜一次吃太多。
5.午餐、晚餐七八成饱,避免影响饭后的学习。两餐间宜有少量加餐,以水果、酸奶为宜。
6.严格预防食物过敏和食物中毒,不吃来源可疑和以前没吃过的食物。
(知名营养专家 范志红)
免责声明:本文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