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蓝胖子”红火的背后:哆啦A梦与中国人的青春期

2015-06-04 10:05:46 来源:武汉晚报

评论

哆啦A梦与中国人的青春期

5天3亿元!一部在日本已经上映了大半年的旧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过去几天里一直牢牢占据中国内地票房榜冠军的宝座。那么,这只漂洋过海的蓝胖子是如何成为我们最亲密无间的动画小伙伴的呢?

四代国人的美妙邂逅经历

1987年前后,内地多家出版社发售了未经授权的多个版本的哆啦A梦漫画,名称翻译五花八门,从机器猫到小叮当,又或者机器猫小叮当、叮当机器猫等,“哆啦A梦”这一称谓始终没有出现过,这也是“蓝胖子”首次中国行的发端。

1989年,广东台购进一批哆啦A梦剧集,以《叮当》为名译制,后传到全国各地方台,这成为以70后为主的中国观众与哆啦A梦的第一次荧屏相聚。

1991年,央视从日本引进逾百集的哆啦A梦,译为《机器猫》,由于央视无可匹敌的影响力,以及长达数年的播放,使得“机器猫”一词深入人心。

2004年,作为哆啦A梦版权所有者的日本小学馆正式发布了机器猫的官方中文译法为“哆啦A梦”,随后经过重新配音的《哆啦A梦》开始在内地60多家电视台播出。这时的70后80后均已长大成人,“机器猫”作为童年的美好回忆已经不可能擦除,而数十家国内电视台同时播出统一版本的《哆啦A梦》,这让正在度过幸福童年的90后终于拥有了一次、且可能是唯一的一次集体共鸣——在当时流行文化大繁荣时期,同一时期前后再没有第二部外国动画片做过如此声势浩大的品牌推广并进而成为一个媒体关注的热点。

2007年和2008年,《哆啦A梦之大雄的恐龙》和《哆啦A梦之大雄与绿巨人传》先后登陆中国大银幕,这些影片进一步推高了哆啦A梦在90后和00后中的影响力。当时,已经开始有70后带着子女走进影院了,哆啦A梦的影响力开始在两代人的亲情中传递延伸。

从2013年起,哆啦A梦秘密道具展在全国多个城市巡回,此时,在蓝胖子的海洋中,甚至可以看到蹒跚学步的一零后的身影。可以说,抛开部分爷爷奶奶级别的爱好者,哆啦A梦在中国实现了对主流人群的全覆盖。

点中笑穴,更戳中泪点

哆啦A梦进入中国之时,正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童年的开始,有意思的是,《哆啦A梦》中的人类角色都是“独生子女”。中国独生子女也遇到了剧中人物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烦恼,却没有人可以倾诉。此时,一只善良可爱却又神奇的大胖蓝猫便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这正是每一个独生子女都渴望拥有的最理想的小伙伴。

更为“巧合”的是,《哆啦A梦》中的每个“独生子女”角色似乎都对应着中国学生中的一类典型:贪玩好睡懒学的大雄、漂亮班花优等生静香、小霸王胖虎、跟屁虫兼富二代小夫。每个中国小观众都可以在这些角色身上找到自己或同学的影子。这些各有缺点的角色却并不讨人嫌,相反会让人感到非常亲切。这是本片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特别之处,即非常强调真实性与代入感。

多年来,《哆啦A梦》一片和哆啦A梦本人通过小荧屏和大银幕,把我们儿时的许多白日梦变成现实。而主打怀旧牌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更是能让中国观众穿越时空,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感受友情、亲情与爱情,体会怀旧的伤感与温馨。这一切,显然需要一大帮同龄人在影院这样的同一空间内集体体味。也许,《哆啦A梦:伴我同行》更像是一部专门拍给中国观众的青春期电影。因此它在中国的热映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凤凰文化

【编辑:陈明】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