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模式"承压" 新车业务占比不降反增
2015-06-04 10:00:1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拥有17家汽车4S店的河南涌鑫集团资金链断裂,由于老板关门跑路,致使300多位车主遭受合格证被抵押而无法上牌的困境。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肖政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资金问题,目前已出现汽车4S店退出市场的现象,其中不仅有个别经销商管理不善的问题,也有目前市场需求不足给经销商带来的无奈。”“今年上半年经销商库存依然保持在高位,市场需求也未现升温迹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因此目前不少经销商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就在大部分经销商开始过冬之时,规范经销商售后服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工作正式启动。有分析认为,规范出台后将有利于提升经销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而促进汽车流通领域整体转型升级。
七成经销商面临亏损
一位经销商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说前几年经销商都在挤破头进入汽车圈,那么现在则是很多经销商在挥泪退出。”
这并非危言耸听,从去年底到今年,不仅河南涌鑫集团,此前雷诺等部分品脾均发生经销商“退网”事件。
对此,肖政三表示,“任何一个投资者,或者是经营者,都希望做一个百年老店,但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外部压力超出了企业承受能力,倒闭关门就必然会发生。去年11月经销商超过正常库存部分已达1000亿元,全行业70%的经销商面临亏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在我国百强经销商中,可对比的83家经销商去年的毛利润为624亿元,同比下滑14.33%;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下滑4.53%。而2013年,可对比百强经销商集团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4%。
其中,多年来营业规模位于行业前三的庞大集团,去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2.9%,至1.42亿元;流通协会认为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升集团,去年共实现净利润7.51亿元,同比下滑25.7%。亚夏汽车和申华控股表现更不乐观,均转盈为亏,其中亚夏汽车去年亏损0.56亿元,申华控股亏损1.99亿元。
相比之下,位于2014年百强经销商榜首的国机汽车表现相对较好,但净利润增幅明显放缓。去年国机汽车共实现净利润8.64亿元,同比增长14.22%,而2013年这一增幅为27.09%。“今年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依然不减,不少经销商依然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肖政三表示。
流通企业遭遇转型困境
目前,在巨大的库存和经营压力下,汽车经销商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据了解,目前包括宝马、沃尔沃、英菲尼迪、广汽本田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只拓展具有销售或者仅具有售后服务功能的经销店。近年来4S店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佐证。
郎学红表示,“目前我国4S店数量为2.2万家左右。”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达到2.1万家左右,这就意味着2013~2014年间我国汽车4S店的年均增长率约3%。根据此前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4S店数量的增幅为16.6%。
与此同时,不少现有4S店也在尝试从销售主导向服务销售并进的盈利模式转型。
然而,目前转型推进并不顺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涛表示,“经销商的‘销售+服务’体系仍面临很大压力,售后服务收入从2013年的1000亿元下降到2014年的900亿元。”
在利润结构方面,2014年百强经销商毛利的主要来源仍然是新车销售,占比超过50%,达到50.3%,相对前年反而有所提升,前年这一比例为49.4%。
相比之下,美国经销商新车销售在毛利中所占的比例仅为42.1%,金融、保险、二手车销售、零部件维修服务在经销商毛利中所占比例达57.9%。
有分析认为,中国经销商售后服务利润依然相对较薄,这和目前我国汽车流通领域经销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不强有着必然联系。“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出台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四项国家标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这四个标准分别为《汽车售后服务规范》、《汽车售后服务测评规范》、《汽车经销商管理与服务规范》、《汽车零配件市场服务规范》。”
未来,随着汽车流通领域相关售后服务国家标准的出台,行业规范程度提升,中国汽车流通领域很可能将复制美国的发展模式,真正推动售后服务成为经销商利润的重要来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