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人民日报质问就近入学难:家门口百米远学校上不了

2015-05-29 05:55:05 来源:人民日报

评论

南京某小学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建华摄(人民视觉)

南京某商品房广告突出学区房卖点。安心摄(人民视觉)

天气渐热。

因为6岁女儿的入学问题,家住南京市建邺区吉庆家园的顾先生,心情随气温上升而更加燥热。

女儿蒙蒙(化名)今年秋天上小学,很可能将面临“舍近求远”的现实:家门口400米左右的新城北小不能上,而要走进2公里外的南湖三小。因为,吉庆家园属于南湖三小的学区。

“家门口的学校不能上,却要穿8条马路、过8个红绿灯。”顾先生苦笑,“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就近入学’体现在哪呢?”

为给女儿争取就近入学的权利,顾先生一年前就提起了行政诉讼,以蒙蒙的名义将建邺区教育局告上法庭。法庭上,建邺区教育局的代理人回应称,就近入学不是“绝对就近”,而是“相对就近”,是要满足施教区内大多数儿童的“就近”。

建邺区教育局向法庭提交了一份学区图,从中可以看到,各学区大多呈不规则多边形。教育局解释说,学区划分不可能以学校为中心,以同等半径画圆。因为基于学校布局,如果画圆,很容易出现有的区域画不到圆内,甚至同一小区紧挨的两栋楼分属不同圆的情况。

“‘就近’只是学区划分的一个原则,区域内学校布局、适龄儿童的数量及分布情况都是学区划分的重要原则。”建邺区教育局方面解释。

顾先生和邻居们对教育局的解释并不认同,他们提出,新城北小3公里外一个叫雨润国际广场的楼盘都能划进该小学的学区,400米内的吉庆家园却划不进来,“这只能说明教育局的学区划分不合理”。

“就近”,究竟要近到哪儿?

家门口的学校,为何上不了

记者实地走访了吉庆家园和南湖三小、新城北小及其学区范围。

应天大街是南京城区的一条东西主干道,吉庆家园就在应天大街的北侧,是一个有着20多栋居民楼、1200多户居民的大型小区。小区南门正对嵩山路,出南门沿嵩山路直行400米路东,就是顾先生想为女儿争取的新城北小,全称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2014年开始招生。2014年建邺区教育局为该校划分的施教区,以应天大街划线,路南归新城北小,路北延续10多年来的学区划分归南湖三小。

南湖三小在吉庆家园西北约2公里的位置,吉庆家园处在其施教区的东南端。这样的区域分布,对于吉庆家园的业主而言,在新城北小出现之前尚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选择。新城北小去年在家门口的出现,打破了吉庆家园多年的平静,让业主们看到了改善孩子入学条件的希望。但令顾先生和他的邻居们不满的是,建邺区教育局并没有考虑学校跟前的吉庆家园,而是将离新城北小近3公里的雨润国际广场,“穿越”到了新城北小的学区。

提起新城北小的学区,家住雨润国际广场的王女士同样愤愤不平,“离我们最近的,是新城小学本部,当时买房时,开发商给我们承诺的就是新城小学学区,北校区怎么能跟本部比?要不,每平方米3万多元,谁愿意买这房子!”

雨润国际广场,离新城小学本部更近,只有1公里左右。让王女士和雨润国际广场的业主们郁闷的是,在2014年建邺区的学区划分方案中,周边的小区都划成了新城小学学区,唯独自己小区被划给新城北小。

从“就近”考虑,吉庆家园想进新城北小而不能进,雨润国际广场想进新城小学本部却被划进了北小。在市民的多元诉求面前,就近入学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顾先生与建邺区教育局的这场官司,一审以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而结束,原因是作为原告的蒙蒙在提起诉讼时尚不满6周岁,还不是适龄儿童,因而在法律意义上不是适格主体。顾先生本希望通过法院来对教育局的就近入学作出裁判,但诉讼没有接触到就近入学这一问题就结束了。

学区划分过程不对外公开?

孩子上学如何“就近”,学区划分怎样才科学合理?顾先生和建邺区教育局各执一词,都无法说服对方。

顾先生是去年7月与建邺区教育局打这场官司的。除了给孩子争取就近入学的权利,他还想触碰一下“神秘”的学区划分问题。在顾先生看来,孩子能不能就近入学,关键看学区划分是否科学合理、公开公正,“希望这个案子能够在学区划分问题上推动教育局的决策公开化、透明化。”

除了在法庭上阐述的施教区划分的前述几条原则,建邺区教育局在具体的学区划分上如何决策?学区是怎样被划分出来的?经记者多方联系,建邺区教育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简短解释道:今年年初开展的2015年学区划分工作,由该局小教科牵头,对各街道、社区的适龄儿童情况进行摸底,目前摸底工作已经完成。教育系统内部成立招生委员会,由多部门人员组成,在情况摸底的基础上听取意见、多方协商。最后,区教育局拟定方案,上报市教育局审批。按照惯例,南京市教育局在5月份公布招生办法,各区教育局对照办法对本区方案最终定稿。

招生委员会按照怎样的程序划分学区?决策依据包含哪些内容?要不要向市民公开?该工作人员表示:“这块工作不对外公开,也不通过媒体进行报道。”

5月26日,建邺区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向社会公布,教育局方面表示:“今年的实施办法出台,经过有公众参与的研讨会、专家论证会、专题研究会等程序,做到了依法合理,程序规范。”

“很多地方的学区划分,基本都是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一套内部的工作流程来操作。”在南京教育系统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郑先生说。他不愿透露姓名,但同意谈谈他了解的“教育系统内部的普遍做法”。

郑先生说,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区划分上选择封闭操作,不排除个别地方有部门利益、领导意志上的考虑,但主要原因是这个问题涉及多方利益,教育行政部门担心,越是社会参与越容易纠缠不清、议而不决。“说实话,在这个涉及千家万户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肯定不会乱来,其内部都有一个工作程序。但是因为不公开,群众自然容易怀疑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担心有暗箱操作。”郑先生说:“权力阳光运行是必然趋势,让类似学区划分这样关乎众人利益的决策公开化、透明化,建立一套社会认可的监督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总有一天要面对。”

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院长刘小冰认为,根据《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举行听证的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涉及公众重大利益以及公众对决策方案草案有重大分歧的,也应当举行听证”,像学区划分这类关系到公众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理应举行听证,并对决策过程予以公开,确保公平公正。

原标题:人民日报质问就近入学难:家门口百米远学校上不了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