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102岁老人出自传 器官健康有如中年人(图)

2015-05-23 14:04:16 来源:钱江晚报

评论

傅梅生展示穿针绝活

傅梅生展示穿针绝活

都说女人老有老的魅力。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优雅淑女。她叫傅梅生,1913年出生,今年102岁,退休前是浙江省中医院(原省立杭州医院)护理部主任。

论辈分,我跟老奶奶的重孙女同代,该叫太奶奶。这位传奇太奶奶,80多岁还能一人到全国各地旅游,92岁开始写自传,100岁出版了一部十几万字的书籍。

昨天,浙江省中医院把傅奶奶请回来做体检。做心脏和肝胆胰B超的医生很吃惊:太奶奶的器官竟有五六十岁人的健康水平。

这次体检,省中特地把太奶奶血检样本搜集好,准备送到上海的专业机构,去做长寿基因检测。

百岁老人

心脏、肝、胆如中年人

一件白底碎花的长袖衬衣,外头罩一黑色印花小褂。太奶奶见着人就笑眯眯地点头,眉宇间还能看到年轻时候的清隽。

她的儿子徐重光爷爷说,这身行头是太奶奶自己安排的,“前一天晚上,我给她打个电话,跟她讲好今天早上体检,她就自己选好了衣裳。早上起来,早饭不吃了,梳洗打扮好了,自己从住房的二楼,走到楼下,等着车来。”

太奶奶昨天做了全面体检,具体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做心脏B超和肝胆胰B超的医生都很吃惊:太奶奶的器官都保持在五六十岁人的身体水平。

眼科医生告诉我,除了轻微的白内障,及高血压引起的轻度视网膜动脉硬化,太奶奶的视力基本没有受到太严重的影响,眼睛至少有70岁人的水平。

之前我就听说,老奶奶眼神儿特别好,这么大年纪,能够裸眼穿针干针线活儿。

医院提前跟太奶奶提出这个请求,老人家很乐意配合,体检时带着一个饼干盒子来,这是太奶奶的针线包。里面装有各种针、线、布头、皮筋。

太奶奶演示穿针的地方,在省中住院部二楼休闲吧,自然光线不算太好,当时灯光也不是很亮堂。

太奶奶坐下来,顺手拿起一根针,就熟练地开始穿针。前后1分多钟样子,穿针引线成功,在不戴顶针的情况下,她还现场展示了拼接宽紧带(系在裤腰上的牛皮筋)的手艺。

“你有啥要我缝的,都拿来。”太奶奶一只手拉拉我的手,一只手点点自己。

怎么这么准!“十指穿排箫”(杭州人形容手头针线活不灵的人)的我,抱拳向太奶奶致谢。

思路清爽

不看故事片只看新闻

徐爷爷说,太奶奶记忆力、表达能力、甚至写东西,都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这得益于太奶奶每天看报纸,晚上一定要看新闻联播。

“故事片我不看的。”太奶奶特别跟我表示,她不喜欢看电视、电影,但是关心国家大事。她能说出最近中国领导人去俄罗斯访问。国内大事也不落下的,“我们正在打‘老虎’。”

“您知道哪几只‘老虎’吗?”

“杨秀珠。”我话音没落,太奶奶迅速接上话茬,报出了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中国第一女巨贪”的名字。

陪太奶奶体检的省中医院离退办的汪慧君主任说,傅奶奶跟她说起过,“文革期间傅奶奶从省中退休,跟下一任护理部主任交接工作,她连医院有几块毛巾,都给人家交待得清清楚楚。”

太奶奶不仅逻辑思维非常清楚,记忆力也好得惊人。那天跟省中的同事聊天,说到不少医生的名字,只要是曾经跟太奶奶有过交集的,她都知道名字,曾在哪个科室工作。

太奶奶的回忆录里有一个部分,记录的是当年杭州医院改为省中医院后,抽调了一批中医精英,书上太奶奶写着:“据我回忆,他们的名单如下——叶熙春:内科,后任卫生厅副厅长;魏长春:内科,长期担任我院业务副院长……”前后列了17个名字和职务。

到最后有几个名字实在是想不出来了,我看见名单上写着:严××,眼科。×××:气功,每天看十余名病人。×××:推拿。

老太太可爱吧?

爱织毛衣

遗传基因好修养也要好

太奶奶的遗传基因不错,父母是建德的农民,一生清苦,没有什么好的医疗条件,但都活过了90岁。

太奶奶的三个儿女,最小的78岁,老大徐爷爷82岁,身体都还挺健康。

这次体检,省中特地把太奶奶的血检样本搜集好,准备送到上海的专业机构,去做长寿基因检测。

“除了好基因,我也给我妈妈总结过几点长寿秘诀。”徐爷爷一条条说给我听。

第一条,见世面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到建德,太奶奶的父母就信了基督教,一直都有“男女平等”的观念。太奶奶是独女,没有裹小脚,没有当童养媳,从小学一直读书到中学毕业。

北伐战争后,太奶奶的父母,希望太奶奶自立,学一门技术,就把太奶奶送到当时英国人办的杭州广济护校学习。

3年时间里,考进来40个同学,毕业出去只有4人,太奶奶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条,吃得起苦。

回忆录里,收了一张太奶奶年轻时候的照片,是1929年,她在广济护校小花园里留的影。她剪了童花头,脚上穿着一双黑色小皮鞋。

那时候,杭州新民路皮市巷口有家书店,女老板在卖书的同时兼卖男毛衣。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太奶奶就给老板娘织毛衣,每件能换2元钱。她脚上的那双皮鞋,就是两件毛衣换来的。

当时,太奶奶织毛衣织得两只手腕关节腱鞘出现囊肿,严重的一只手还开了刀。“我第一次尝到勤工俭学的艰辛,从这以后,我爱上织毛衣,现在仍乐此不疲。它帮我心明眼亮,双手和年轻人一样灵巧。”太奶奶穿针引线不用戴眼镜,也是因为十指非常灵活。

第三条,不记恨别人。

太奶奶曾经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坎坷,但她一直咬牙坚持下来,也没有记恨过任何人。

第四条,生活规律。

太奶奶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7点半多点就睡觉,早上5点多起来,自己吃饭、打扫屋子、读报、看新闻。平常基本吃素菜,少吃多餐。

所以姑娘们,在生活中的修行,终有一天会得到回报的。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